查古籍
九针图(图缺)
?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圆针(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今按摩家用之。)
?针(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锋针(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宜此。今之所谓三棱针者是也。)
?针(一名铍针,末如敛锋,广二分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今名剑针是也。)
贝利针(尖如毫,且圆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飞经走气,今之医常用之是也。)
毫针(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长针(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用之,今之名跳针是也。)
火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风虚肿毒,解肌排毒用之。)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九针图(图缺)
?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圆针(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今按摩家用之。)
?针(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锋针(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宜此。今之所谓三棱针者是也。)
?针(一名铍针,末如敛锋,广二分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今名剑针是也。)
贝利针(尖如毫,且圆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飞经走气,今之医常用之是也。)
毫针(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长针(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用之,今之名跳针是也。)
火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风虚肿毒,解肌排毒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