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 三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 阳溪,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 偏历,在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 温溜,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阳明 也。 下廉,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 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曲池,在肘后转屈肘曲骨之中。 肘,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在肘上行向里大脉中,不刺。 臂 ,在肘上七寸 肉端。
肩,在肩端 上,斜举臂取之。秉风,挟天 外,肩上 ,后举臂有空。 肩井,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 天 ,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际陷者中。 肩 ,在肩端两骨间。
(脉极篇云∶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在解宛宛中。《外台》名扁骨。) 巨骨,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中。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商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 三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 阳溪,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 偏历,在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 温溜,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阳明 也。 下廉,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 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曲池,在肘后转屈肘曲骨之中。 肘,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在肘上行向里大脉中,不刺。 臂 ,在肘上七寸 肉端。
肩,在肩端 上,斜举臂取之。秉风,挟天 外,肩上 ,后举臂有空。 肩井,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 天 ,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际陷者中。 肩 ,在肩端两骨间。
(脉极篇云∶在肩外头近后,以手按之在解宛宛中。《外台》名扁骨。) 巨骨,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