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色白形似白微,又似牛豚,但脆白易折,不若白微之可弯而不折也。感秋之气,得土之冲味,味甘辛气微温,一云微寒无毒,阳中之阴,降也。入手太阴肺家之要药。甘能缓,辛能散,温能下,故善能下气,治气逆咳嗽湿痰,停饮短气,水湿体重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作水鸡声者神效。
白前,似牛膝,粗长坚脆易断,主咳嗽上气能降,胸胁逆气堪驱,气壅膈,倒睡不得者殊功,气冲喉,呼吸欲纵者立效,并气寒咽嗌,时作水鸡声鸣者,服之即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