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查古籍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妇人产后恶寒恶心,身体颤,发热作渴,人以为产后伤寒也,谁知是气血两虚,正不敌邪而然乎!大凡人之气不虚,则邪断难入。产妇失血既多,则气必大虚,气虚则皮毛无卫,邪原易入,正不必户外之风来袭体也,即一举一动,风即可乘虚而入之。然产后之妇,风易入而亦易出,凡有外邪之感,俱不必祛风,况产妇之恶寒者,寒由内生也。发热者,热由内弱也;身颤者,颤由气虚也。治其内寒,而外寒自散;治其内弱,而外热自解;壮其元阳,而身颤自除。
方用
十全大补汤。
人参(三钱)白术(三钱,土炒)茯苓(三钱,去皮)甘草(一钱,炙)川芎(一钱,酒洗)当归(三钱,酒洗)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二钱,酒炒)黄(一两,生用)肉桂(一钱,去粗,研)水煎服。一剂而诸病悉愈。此方但补气与血之虚,而不去散风与邪之实,正以正足而邪自除也,况原无邪气乎!所以奏功之捷也。
眉批∶
宜连服数剂,不可只服一剂。
歌括∶
产后恶寒身振颤,发热作渴是何缘。
气血两虚邪入侵,认作伤寒错决断。
十全大补参草,术苓当归与白芍。
川芎肉桂熟地黄,连服数剂奏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