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淡、苦。入足少阴、太阳经。去心中水湿之懊 ,分疟疾阴阳之交并。(能于阳中降阴。)
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泻水故也。)
王损庵治疟,每加猪苓于汤药中。以阴阳上下交争,遂致寒热更作,用升、柴升阴中之阳,用知、苓降阳中之阴。外加猪苓一味,理上焦而开腠理,使邪气外达也。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淡、苦。入足少阴、太阳经。去心中水湿之懊 ,分疟疾阴阳之交并。(能于阳中降阴。)
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泻水故也。)
王损庵治疟,每加猪苓于汤药中。以阴阳上下交争,遂致寒热更作,用升、柴升阴中之阳,用知、苓降阳中之阴。外加猪苓一味,理上焦而开腠理,使邪气外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