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得配本草》 烘柿

    作者: 严西亭

    即红柿

    甘、涩、寒。入手足太阴经血分。止口干,压胃热,通耳鼻。(肺肾二脏之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火气下降,外窍自清。)

    忌与酒同食。又忌蟹,恐致腹痛。多食引痰饮上升。

    柿干

    甘、涩、平。入手足太阴经血分。润肺宁嗽。疗肺痿,去肠风。得粳米、豆豉,治耳聋鼻塞。得青黛、竹茹,治痰血。烧炭,治下血。同饭蒸食,治反胃。柿饼一个,煮汁热饮,治产后咳逆。

    柿霜

    甘,凉。入手太阴经。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清心肺郁热。治咽喉口疮,止劳伤吐血。配柿蒂炭,敷 疮。

    柿蒂

    煮汁服,治呃逆。加丁香、生姜,开痰散郁,其功甚疾。

    丁香柿蒂汤,治呃逆也。而不知有病后气虚之呃。脾胃伤气,水挟相火,直冲清道而呃。

    邪火遏抑,误服参、术,闭于中焦而呃。虚人阴乏,阳气暴逆于下,至上焦而不能出则呃。若概以柿蒂汤投之,其呃未有不甚者也。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