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处方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 甘草9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附子6克(炮)

    功能主治

    调和营卫,回阳固表。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温服。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云岐子脉诀》:桂枝加附子汤处方

    桂1两,附子(炮)1两,甘草3钱半。

    功能主治

    腹中痛,脉迟缓。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汉·《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组成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

    水煎温服。

    功效

    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

    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盗汗(个案):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

    2.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1个疗程为5次。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陕西中医》2013年第2期)

    3.疼痛:以本方加减合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疼痛30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芬必得治疗30例对照。2组均予控制血糖:1个疗程均为2周,观察2个疗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的疼痛强度变化。疗效评定以疼痛程度减轻2度以上即为显效。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河北中医》2008年第5期)

    4.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予以本方。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新中医》2002年第5期)

    5.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疗效评定以症状(月经失调、烘热、汗出,可伴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疼、记忆力衰退、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完全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复发则为治愈。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为桂枝汤加炮附子1枚,并加重甘草用量而成。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俾邪去阳回,则津液自复,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脉虚浮为辨证要点。治寒疝疼痛,加川乌、草乌;胸痹心痛,加薤白、瓜蒌;风寒湿痹,寒甚痛剧,加川乌;上肢痛甚,加羌活、蒲黄、川芎;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防己;腰背疼痛,加杜仲、桑寄生、续断。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漏汗、自汗、遗尿、鼻衄、头痛、性功能减退、低热、不寐、瘾疹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功能、强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

    方歌

    (一)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二)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敷于患处。注意忌食辛辣、酒等物。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
  • 处方大田螺5枚(去壳,线穿晒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为细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坚核不消,或服消药不效者,用本方点落疬核。又治瘿瘤患大而蒂小,及诸般高突、异形......
  • 处方田螺1个(去壳晒干),白砒2分(用面裹煨熟),冰片2厘,硇砂4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上黑痣。用法用量将痣挑损点之,糊纸盖之,3日自脱。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处方糯米不计多少。制法立冬日净淘,水浸,置北墙阴下,至立春日取以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