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养生观要与时俱进

    中医对疾病传变的把握,一直是以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的。《黄帝内经》讲,“上古之人者,心无所求,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其实很早就将古人与今人(当时的人),在生活环境上的差异观察得很细致了。随着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然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么社会意识必然也随之变化,所以,当今之人在养生保健上是否做到与时俱进,不可不察。

    中医犹如水,在无声无息中滋润万物,庇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在口口相传中,中国人或多或少将中医的养生保健理念内化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在传承中将习惯奉为一种教条,延绵不断地延续下去。但是有些人在践行这些很好的养生法则时,将其教条般地吸收,静止地看待中医变化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些贤惠的家庭主妇十分关注家人健康,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如早上为家人准备牛奶、乳酪、火腿、鸡蛋,晚餐时用大量肉类做菜;平常荤素搭配,周末还为家人煲一锅汤……以此来补充家人的营养。殊不知,这种貌似很科学的做法,其实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人们的营养摄入已远比过去要多得多,而我们的养生保健理念却停留在20世纪,仍在强调进补、贴秋膘等习惯。殊不知,以前人们日子过得苦,经常吃不到荤菜,只能到过年才能吃点肉。有好面子的人,还会在出门的时候,往嘴上抹点猪油。

    但随着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后,人们再也不会为“肉票”发愁,一直偏好素食的中国人,在一种补偿式心理作用下,更加青睐肉食,人们对肉食的摄入大大增加。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如果再在“吃肉补充营养”的观念指导下进补,不仅不会有益人的身体健康,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

    由于现在人们不加克制,身体已经受到饮食不节的伤害。血脂升高、糖耐量异常、血液浓稠度增高、血管硬化、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困扰中国人的主要疾病。

    再加上不少中老年人不辨体质,还在传统养生理念下吃人参等补品,不仅不会延年益寿,反而会更伤身。因此,正确把握当代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素质,摒弃旧的养生保健理念,至关重要。

    现在,随着养生专家的走红和媒体的炒作,“养生”成了热门词汇,虽然这是好事,但也需要辩证来看。关键是,养生保健,这一指导人们生活起居的观念,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方能养生。(曾凡顺)

更多中药材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