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丁甘仁医案》 肝疽

    郑左 肝疽生于左胁肋,漫肿而硬,按之疼痛,大如手掌。此气阴两亏,肝郁挟痰湿凝结,营卫不从,有酿脓之象。宜消托兼施,消未成之毒,托已成之脓也。

    如脓从外泄则吉,破膜则危。

    生黄 (六钱) 生草节(八分) 川象贝(各二钱) 皂角针(一钱) 全当归(三钱) 苦桔梗(一钱)炙僵蚕(三钱) 陈广皮(一钱) 生赤芍(三钱) 银州柴胡(一钱) 炙甲片(一钱)

    外用十将丹、平安散、阳和膏。

    【二诊】 前投益气消托之剂,肝疽肿硬疼痛,较前大减,可望消散。惟神疲肢倦,形肉削瘦,脉象濡软,气血两亏,痰湿未能尽化。既见效机,仍守原意出入。

    生黄 (六钱) 云茯苓(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杜赤豆(一两) 全当归(三钱) 生草节(六分)紫丹参(二钱) 生苡仁(四钱) 生赤芍(三钱) 陈广皮(一钱) 鲜荷叶(一角)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