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本经】无。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泻湿,滑窍行瘀。
《金匮》猪膏发煎,猪膏半斤,乱发鸡子大三枚。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去。治诸黄。以土湿木陷,郁生下热,传于膀胱。膀胱闭癃,湿热熏蒸,随经逆上,侵于皮肤,则病黄疸。猪膏利水而清热,发灰泻湿而消瘀也。又治妇人妇人阴吹,以土湿木陷,谷道郁塞,胃中浊气,不得后泄,故自前窍,喧吹而下。猪膏利水而滑大肠,发灰泻湿而通膀胱也。
猪膏利水滑肠,善通大小二便,治水肿、带下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