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有效保护中药材资源应从源头抓起

    我国自从1957年开始对供应紧缺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养试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绩,目前已经获得人工种养成功的中药材200多种,所提供的商品量占药用总量的70%左右,一些药用量大的品种如茯苓、白术、白芍、党参、桔梗、黄芪、天麻、杜仲、黄柏、厚朴、山茱萸、黄连、生地、山药、红花、菊花、当归、牛膝、三七、枸杞、白芷、栀子、枳壳、枣仁、玄参、连翘、泽泻、丹皮、川芎、麦冬、元胡、附子、云木香、鹿茸、牛黄等,基本上全是人工种养的,这对满足患者的药用需求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成药工业的迅猛发展,所需中药材原料越来越多,中药材供应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02年我国中成药产值达到717亿元,比1980年的11.5亿元翻了近6番,是1990年的70.6亿元的3.26倍;而中药保健品产值也达270亿元。中成药工业生产和中药保健品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中药材资源,使中药需求品种数量迅速增加,部分中药材供应紧缺加剧,甚至使不少野生品种遭到毁灭或处于濒危状态。如甲片仅广西1964年就收购商品100吨,按1:10的比例计算,当年宰杀的穿山甲达1000吨左右;而如今广西的石斛,上世纪60年代还有鲜石斛专门供应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配方,最高年收购量达1万担以上,如今也基本上无商品收购,目前国内药用石斛主要来自越南、泰国等邻国。防风、龙胆草、五味子、大芸、贝母、冬虫夏草等几十种药材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病用药需求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解决中药材供应紧缺问题,一是药加强现有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二是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三是积极寻找代用品;四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求新的药材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以避免再出现新的中药品种的灭绝。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使中药材的消耗维持在现有资源能够承受的水平上而得以永续利用。这要求我们首先严格控制中药生产企业的开办。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200多个中成药工业生产企业,大部分西药厂也有中成药生产车间和流水线。由于生产企业过多,互相争原料的情况越演越烈。因此,应当加强对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整顿,通过整顿、取缔和关闭一些无独特品种、生产规模小、厂房设备陈旧简陋,产品疗效不稳的中药生产企业,从而使中药生产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中成药生产的总体水平;其次严格控制重复产品的审批,努力提高新品种的科技含量。新品种的审批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凡是资源不能连续使用的品种一律不批,特别是对西部一些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产品的审批,一定要坚持以不损害现有资源为前提,因为这些地区资源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得以恢复,甚至可能面临灭绝之灾。如西藏的红景天、新疆的雪莲、青海的冬虫夏草,现在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使用,才能有效地保护现有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