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寒,有毒。主鬼疰,寒热,鼠 ,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蚀疮中恶肉,鼻中息肉,散结气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一名 青,一名青蛙(乌娲切)。生汶山川谷,八月取。(恶甘草。)
陶隐居云∶真者出梁州,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都疗体略同,必不能得真尔,此亦可用,故有 青之名。 字乃异,恐是相承误矣。唐本注云∶形如大马蚁者,今见出 州者是也。状如大豆者,未见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药性论云∶地胆,能宣出瘰 根,从小便出,上亦吐之。治鼻 。
图经文具芫青条下。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味辛,寒,有毒。主鬼疰,寒热,鼠 ,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蚀疮中恶肉,鼻中息肉,散结气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一名 青,一名青蛙(乌娲切)。生汶山川谷,八月取。(恶甘草。)
陶隐居云∶真者出梁州,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斑蝥所化,状如大豆,大都疗体略同,必不能得真尔,此亦可用,故有 青之名。 字乃异,恐是相承误矣。唐本注云∶形如大马蚁者,今见出 州者是也。状如大豆者,未见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药性论云∶地胆,能宣出瘰 根,从小便出,上亦吐之。治鼻 。
图经文具芫青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