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治准绳·杂病》 筋(二)

    作者: 王肯堂

    经云∶足太阳之下,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丹溪云∶转筋皆属血热,四物加黄芩、红花、苍术、南星。有筋转于足大指,转上至大腿近腰结了,乃因奉养浓、饮酒感寒而作,加酒芩、苍术、红花、南星、姜煎服。仲景云∶转筋之为病,其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矢白散主之。用鸡矢白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圣惠方》治肝虚转筋,用赤蓼豆叶切作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渣,温分二服。孙尚药治脚转筋疼痛挛急,松节二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上件药,用银、石器内慢火炒令焦,只留一分性,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同是筋病,皆治之。《外台》治转筋,取故绵以酽醋浸,甑中蒸及热,用绵裹病患脚,令更易勿停,瘥止。丹溪云∶转筋遍身入肚不忍者,作极咸盐汤于槽中暖浸之。《灵枢》四时气篇,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 刺之。娄全善云∶此则经所谓以痛为输之法,盖用火烧燔针劫刺,转筋之时,当察转筋之痛在何处,在阳刺阳,在阴刺阴,随其所痛之处刺之,故曰以痛为输也。若以一针未知,则再刺之,以知觉应效为度,故曰以知为数也。窦太师云∶转筋而疼,灸承山而可治。霍乱转筋,已见霍乱门。

    此谓不霍乱而筋自转。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