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大〕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妊子饮食不节,生冷毒物,恣性食啖,致伤脾胃,故妊娠伤食,最难得药,唯此二方最稳捷。(木香丸、白术散。)
〔薛〕东垣先生云∶脾胃之气壮,则过时而不饥,多食而不伤。盖胃主司纳,脾主消化,五脏之本也。然食倍而伤者,乃脾气虚而不化也,若投以峻剂,则脾胃复伤而胎亦损矣。当审其所因而调治之。若饮食停滞,或肚腹作痛,用平胃散。呕吐恶心,加枳壳、砂仁。吞酸嗳腐,加黄连三分、吴茱萸二分。腹满泄泻,用六君子汤。停滞肉食,倍加山楂。停滞面食,倍加麦 。停滞糯食,用白酒曲末一味。米食停滞,倍加谷 。鱼腥所伤,倍加陈皮。伤辛热之物,加黄连。伤生冷之物,加砂仁、木香;如不应,更加肉豆蔻、补骨脂;再不应,用四神丸。若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凡嗳觉药气,且戒药饵,节饮食。经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大凡脾胃虚弱,饮食难化,以白术、陈皮为末等分,陈曲糊丸,常服最善。枳术丸但可暂用,枳实峻厉,能耗真气,治者慎之。
一妊娠因停食,服枳术丸,胸腹不利,饮食益少,更服消导宽中之剂,其胎下坠。余谓此脾气虚而不能承载也,用补中益气及六君子汤,中气渐健,其胎渐安。又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调理而痊。
木香丸治妇人有孕伤食。
木香(二钱) 三棱 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绿豆大。熟水吞三四十丸。
白术散治妊娠气不调和,饮食易伤。
白术(炒) 干紫苏(各一两) 人参 白芷(炒,各七钱半) 川芎 诃子皮青皮(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局方》小七香丸、(杂伤饮食。)保气散(坐月。)二方,治伤食良效。
郑氏胜金散治妊妇因食伤胎,传于脾胃,气虚冷逼,小腹胀痛,或腰重大便秘。
吴茱萸(酒浸) 净陈皮 川芎 干姜(炮) 生姜(切、焙,各一钱半) 炙甘草 浓朴(姜制,各三钱)
细末,每服三钱,陈米饮下,入盐煎尤妙。《济生》加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