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论辨证论治十法(4)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途径最优

    给药途径种种,大凡可分口服、外用两类。

    口服药途径 口服是最主要的传统给药途径之一,药物经胃肠吸收到肠系膜毛细血管网、小静脉,按下腔静、门静脉、肝脏、肝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的顺序到达肺泡,再由肺静脉依次到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参与体循环,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细胞中,经代谢后由肾脏排出体外。口服药物治疗与外治法相比较可谓迟来之效。由于在代谢过程中,药物又受到胃肠酸碱消化液的影响和肝脏首过消除效应,降解了药效。因此,这是一条漫长、曲折、消耗性的“长征路”。但口服药在大肠中某些菌群作用下,可产生某些新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有一服了之,方便省事等优点。

    外用给药途径 外用给药途径更多,诸如药浴、湿敷、贴膏药、肛注、直肠滴注、滴鼻、点眼、含化、雾化吸入等,主要是通过皮肤、黏膜、肺泡直接吸收,其吸收机制虽较复杂,与口服途径是相向而行,直达病所,又无苦口、刺激消化道、胃肠酸碱消化液及肝脏解毒、降解药效之弊。所以,这是一条黄金给药捷径。临证时可根据疾病、部位、个人情况之不同,选择剂型、给药途径、方法最适合者,以提高疗效,减轻痛苦,节省药物,方便患者。

更多中药材
  •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