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肘后备急方》 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

    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治之方。

    用雄黄,巴豆,先捣,雄黄细筛,纳巴豆,务熟捣,相入丸如小豆大,服一丸不效,稍益之。

    又方,取枳实捣,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又方,捣栝蒌。大者一枚,切薤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可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则用之。

    又方,橘皮半斤,枳实四枚,生姜半斤,水四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方,枳实,桂等分,捣末,橘皮汤下方寸匕,日三服。

    仲景方神效。

    又方,桂,乌喙,干姜各一分,人参,细辛,茱萸各二分,贝母二分,合捣,蜜和丸,如小豆大,一服三丸,日三服之。

    若已瘥复发者。

    下韭根五斤,捣,绞取汁,饮之愈。

    附方杜壬治胸膈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治疾嗽。

    大栝蒌去穣,取子熟炒,别研,和子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五丸。

更多中医书籍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黄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