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配穴用语。针灸选穴,以远离病痛部穴为“主”,邻近病痛部穴为“应”。《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用法,各症先取远部八穴之一为“主”,再取近部穴以“应”之。《医门入门》:“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手,头取手足三阳,胸腹取手足三阴,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已行,而后针应针。”所说先主后应、先远后近的配穴原则均相类似。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配穴用语。针灸选穴,以远离病痛部穴为“主”,邻近病痛部穴为“应”。《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用法,各症先取远部八穴之一为“主”,再取近部穴以“应”之。《医门入门》:“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手,头取手足三阳,胸腹取手足三阴,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已行,而后针应针。”所说先主后应、先远后近的配穴原则均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