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六应丸

    《中国药典》:六应丸处方

    丁香、蟾酥、雄黄、牛黄、珍珠、冰片

    性状

    黑色有光泽的微丸,断面深黄色;味苦、辛,有麻舌感。

    炮制

    以上六味,雄黄水飞成细粉,其余五味分别研成细粉。加淀粉适量,混匀,制丸,干燥,以黑色氧化铁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火毒内盛,乳蛾,喉痹,疖痈疮疡,咽喉炎以及虫咬等。

    用法用量

    饭后服,一次10丸,儿童一次5丸,婴儿一次2丸,一日3次;外用,以冷开水或醋调敷患处。

    规格

    每5丸重19m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现代·《上海中成药临床使用手册》:六应丸组成

    丁香、蟾酥、雄黄、牛黄、珍珠、冰片。

    用法

    原方无剂量。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剂如小米大。口服:成人每服10粒,儿童每服5粒,婴儿每服2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含化:每次2粒,放入口中。外用:每次适量,冷开水或醋调化,敷患处。

    功效

    解毒消炎,退肿止痛。

    主治

    主治疮疖疔毒,乳蛾,咽痛,蛇虫咬伤。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炎、智齿冠周炎等病症。

    1.鼻炎:以六应丸治疗鼻炎6j例,疗程为7日,以症状的改善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显效26例,有效3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化工劳动卫通讯》1994年第2期)

    2.智齿冠周炎:以六应丸局部外用治疗智齿冠周炎113例,以局部疼痛及患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113例全部治愈,其中2~3日痊愈者67例,4~5日痊愈者40例,6~7日痊愈者6例。(《黑龙江中医药》1996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方用名贵药材牛黄、珍珠清热解毒,雄黄、蟾酥解毒消肿,配以冰片、公丁香活血消肿。临床应用以喉科、外科各种疮痈肿毒且焮赤肿痛者为辨证要点。本品有小毒,服用量不可过大,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

    现代报道本方亦可用于喉源性咳嗽、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方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歌

    六应丸本现代方,丁香蟾酥加雄黄,牛黄珍珠与冰片,解毒退肿保安康。

    摘录现代·《上海中成药临床使用手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牛黄1钱,胆星1钱5分,琥珀1钱5分,珍珠1钱5分,滑石2钱,茯神2钱,远志2钱,麝香6分,朱砂6分,大黄(9蒸9晒)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或胎惊,脐风撮口,天吊夜啼。用法用量每服4-5分,灯心汤调下。摘录《玉案》卷六......
  • 处方羌活6分,麻黄6分,生地4分,黄柏4分,升麻4分,甘草4分,黄连4分,归身4分,防风3分,川芎3分,黄芩(酒洗)3分,藁本3分,柴胡3分,干葛3分,苍术3分,红花2分,细辛2分,苏木2分,陈皮2分,白术2分,吴萸1分,连翘1分。功能主治......
  • 别名稀痘丹处方麝香5厘,朱砂1钱,大蓖麻子36粒(去壳取肉,拣肥白者)。制法先将朱砂为末,次入麝香研匀,后将蓖麻子肉加入一处,共为细末,须要端阳午时,洁诚合制。功能主治预防痘疮。主用法用量稀痘丹(《痘疹会通》卷四)。每年端午即搽一次,不可间......
  • 处方银花5钱,连翘5钱,橘红5钱,贝母5钱,僵蚕(炒)3钱,竺黄3钱,天麻3钱,法半夏3钱,防风3钱,胆星3钱,钩藤3钱,焦三仙1两,黄芩4钱,甘草5钱,芥穗2钱,薄荷2钱,活蝎子12个,桑叶5钱(上除活蝎外,为末。),雄黄5钱,琥珀4钱,......
  • 别名至宝锭子处方留白广陈皮1两(炒),莱菔子(拣红润者,洗净,晒干)1两(炒),蓬术1两(炒),三棱1两(炒黄),麦芽(炒熟,另磨净末)1两,厚朴1两(姜汁炒),苍术1两(炒深黄),香附子1两(炒),草豆蔻(拣粗绽者)1两(炒),鹅眼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