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系指口内糜烂成疮的病证。症见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风热引起者宜紫正散与生消散加减治之,阴虚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黄汤加减。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病名。系指口内糜烂成疮的病证。症见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风热引起者宜紫正散与生消散加减治之,阴虚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黄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