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指小儿涎盛而喘急。多因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侵犯,致痰涎上壅所致。《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发作时,以豁痰为主,用二陈汤加苏子等;未发作时,以理脾为主,用六君子汤加减。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病证名。指小儿涎盛而喘急。多因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侵犯,致痰涎上壅所致。《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发作时,以豁痰为主,用二陈汤加苏子等;未发作时,以理脾为主,用六君子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