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拼音注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樟科植物滇桢楠。冬、春采。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之山箐中。分布云南。

    原形态

    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灰绿色,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长7~9厘米,宽4~5厘米,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带绿苍白色,二面均无毛,全缘,具羽状脉,侧脉8~9对,于下面凸出;叶柄长1.5~2厘米,无毛。圆锥形花序腋生于总苞腋;总苞早落;花黄色;花被片6,矩圆形,内面有长柔毛,成2轮,外轮较小;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椭圆形,长1厘米,直径5毫米,成熟时黑色,基部具稍展开的宿存花被片。花期秋末冬初。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治腮腺炎,疮毒,水火烫伤,风湿,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腮腺炎,疮毒:冻青叶、柏枝叶等分,研末,调鸡蛋清外敷。

    ②治水火烫伤:㈠冻青叶研末,水调敷。㈡冻青叶研末,用大蓟去皮捣烂煮水,兑冻青叶粉外敷。㈢冻青叶研末,紫草皮捣烂,冷开水泡后去渣,加冻青叶粉外敷。

    ③治风湿,跌打骨折:㈠冻青叶一分,小红参一分,雪上一支蒿一至二厘,共研末,以酒送服。㈡冻青叶、绿葡萄、升麻、化血丹,研末,用开水、蜂蜜或白酒调敷。寒重者加草乌,热重者加斑庄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冻青叶拼音注音Dònɡ Qīnɡ Yè别名

    云南冻青叶

    英文名leaf of Yunnan Machilus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润楠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yunnanensis Lec.[M.bracteata Lec.]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之山箐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态

    滇桢楠,乔木,高20m;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灰绿色,光滑无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长7-9cm,宽4-6cm,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带绿苍白色,二面均无毛,全缘,具羽状脉,侧脉8-9对,于下面凸出;叶柄长1.5-2cm,无毛。圆锥形花序腋生于总苞腋;总苞早落;花黄色;花披片6,矩圆形,内面有长柔毛,成2轮,外轮较小;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实椭圆形,长1cm,直径5mm,成熟时黑色,基部具稍展开的宿存花被片。花期秋末冬初。

    归经

    心;肝;肺;肾经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痄腮;疮毒;水火烫伤;风湿痹痛;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以开水、蜂密或白酒等调敷。内服:前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别名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生......
  • 拼音注音Bǎi Zú Ténɡ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中国药典》:百部拼音注音Bǎi Bù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英文名RADIX STEMONAE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的全草或叶。生境分布分布西南及南部。原形态蔓生草本,全株有腥味,光滑无毛。茎软弱,......
  • 拼音注音Bǎi Lǐ Xiānɡ别名地椒、麝香草来源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T.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兴凯百里香)T. przewalskii (Komar.) Nakai,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