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系指发热、咽喉疼痛肿烂,皮肤出现痧斑的病证。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治宜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阴养液。方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麦冬等治疗。参见疫喉等条。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病名。系指发热、咽喉疼痛肿烂,皮肤出现痧斑的病证。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治宜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阴养液。方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麦冬等治疗。参见疫喉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