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以及颈总动脉。主治咽喉肿痛,气喘,咳嗽,以及甲状腺肿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以及颈总动脉。主治咽喉肿痛,气喘,咳嗽,以及甲状腺肿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