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不寐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凡经常不易入寐,人寐时间短,或寐不深熟,或连续梦景,均可作不寐论治。

    心血虚衰型

    本型因七情内伤,如思虑忧愁太过,用心操劳过度,致阴血耗损,神不守舍,血不养心,除致失眠外,尚有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体倦神疲、心烦意乱、烦热不眠、舌质红、脉细数。取背俞、任脉、足太阴经穴,用补法。

    穴位:心俞、膈俞、巨阙、三阴交

    心肝虚衰型

    本型因悲怒伤肝,恐惧伤胆,肝虚蕴痰,痰热内扰,则出现头目眩晕,咽干口燥,心悸盗汗,虚烦不眠,五心烦热,舌质红、无苔,脉细数。取背俞、足少阴经穴,用补法。

    穴位:膈俞、肝俞、太溪

    心肾不交型

    本型因少年手淫,或成年房欲过度,伤及肾脏,致真阴耗损,水不济火,心肾不交,而出现耳聋目眩,怔忡健忘,心烦不眠,夜半咽干,嘲热盗汗,腰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取背俞、足少阴经穴,用补法。

    穴位:心俞、肾俞、涌泉

    痰热内扰型

    本型因痰热内蕴,上扰心神,则心烦不寐、头重目眩、口苦口干、痰多、胸闷脘痞、恶心嗳气、苔黄腻。取手厥阴、手少阴经穴,用泻法或刺出血。

    穴位:劳宫、巨阙、少冲

    胃气不和型

    本型因饮食不节,如过饮浓茶或过食甘肥厚味,或晚餐过饱,食滞内阻,胃中不和,而出现脘闷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恶、大便异臭、睡不得安、苔黄腻等。取背俞、任脉、足阳明经穴,用泻法。

    穴位:胃俞、中皖、足三里

更多中药材
  •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