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因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而引起的痉病。《外科枢要》卷三有:“大凡痈疽溃后,筋微肉烂,脓血大泄,阳随阴散,或筋脉拘急,恶寒惕搦,甚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痰涎壅盛,便秘汗出,不时发热,此气血俱虚而传变,虽与破伤风相类,而主治之法,当大补气血。”治宜补气养血,平肝熄风,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天麻、钩藤等。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病名。指因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而引起的痉病。《外科枢要》卷三有:“大凡痈疽溃后,筋微肉烂,脓血大泄,阳随阴散,或筋脉拘急,恶寒惕搦,甚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痰涎壅盛,便秘汗出,不时发热,此气血俱虚而传变,虽与破伤风相类,而主治之法,当大补气血。”治宜补气养血,平肝熄风,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天麻、钩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