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炼眉疮。指生于婴儿眉部的湿疮。症见:出生不久,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相当于现代的婴儿脂溢性湿疹。外治为主。可选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研细油调搽;或黄连粉、二妙散、青黛散油调外搽。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炼眉疮。指生于婴儿眉部的湿疮。症见:出生不久,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相当于现代的婴儿脂溢性湿疹。外治为主。可选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研细油调搽;或黄连粉、二妙散、青黛散油调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