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屏风散

    《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玉屏风散处方

    防风30克 黄耆(蜜炙)白术各60克

    制法

    上药哎咀。

    药理作用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上海免疫学杂志》1983(2):82,玉屏风散对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4):229,玉屏风散能促进家兔实验性肾炎的病理修复,其治疗机理亦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功能主治

    益气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面色刮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

    备注

    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摘录《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南宋·张松《究原方》:玉屏风散配方组成

    防风一两(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各60克)。

    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证。自汗恶风,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浮缓,以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方解

    本方之自汗证是因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所致。肺气虚,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营阴不能内守,故自汗出,恶风易感风邪;脾气虚,气血化源不足,故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浮缓。治宜益气固表,以达止汗之功。方中黄芪内外同治为君,对内大补脾肺之气,对外固表止汗。白术为臣,健脾益气,使脾气旺则土能生金,肺金足则可固表实卫。二药相须为用,使气旺表实,汗不外泄,外邪难侵。防风走表既祛风邪又防御风邪之侵为佐使药。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恋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三药合用,补中有疏,散中有补。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玉屏风散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以自汗恶风,面色咣白,舌淡,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玉屏风散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小儿及成人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发作者,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因外感风邪而反复发作者。

    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玉屏风散加味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26例,以6个月中发病次数评价疗效,疗程3~6个月,停用2个月,再继续服用1~2个月。结果:显效83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第7期)

    4.变应性鼻炎: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115例(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以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14日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81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78%,疗效优于对照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慢性支气管炎:玉屏风散治疗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40例,其中肺脾气虚者加服六君子丸,脾肾阳虚者加服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者加服麦味地黄丸,以咳嗽、咯痰、气喘等临床症状变化,1年以上病情复发与否评价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均采用缓解期服药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0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光明中医》2013年第9期)

    6.咳嗽变异型哮喘: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以症状和体液免疫变化评价疗效,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有效缓解咳嗽主症,显效率60%,显著提高IgA.IgG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第4期)

    7.自汗: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38例,以自汗症状变化评价疗效,2~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吉林医学》2013年第10期)

    8.荨麻疹:本方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以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次数评价疗效,治疗21日后进行随访。每周随访1次,持续1个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复发3.46±1.29次;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均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第6期)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玉屏风散可治疗体虚感冒、盗汗、过敏性鼻炎;又有用以治疗多形性红斑、慢性肾炎、面瘫、咳嗽、小儿夏季热、紫癜、带下等病症。研究发现本方能够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整性效应;同时还发现本方能够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组织器官病理损害的修复,并有抗病毒和抗感染作用。

    方歌

    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功,表虚汗出易外感,益气固表又祛风。

    延伸

    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名方。其方名玉屏风散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珍贵如玉,说明本方具有防御功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卫外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通过提升患者的正气以防御外邪,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人群。

    摘录南宋·张松《究原方》
更多中药材
  • 《喉科指掌》卷一:八仙散处方人中白1两(煅存性用),生大黄1两2钱,生石膏5钱,元参6钱(盐水炒),黄芩1两4钱(酒炒),玄明粉7钱,僵蚕末3钱,瓜硝8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炼蜜为锭。功能主治咽喉溃烂。用法用量每服2钱,放舌上,津化......
  • 处方人参5两,天门冬(去心)5两,怀生地黄(酒洗)5两,怀熟地黄(酒蒸)5两,麦门冬(去心)5两,怀牛膝(去芦用)5两,甘枸杞子8两,白何首乌8两,赤何首乌(以上俱锉咀片)8两,老鹿茸(燎去毛,截2寸长,劈两片,水洗净)20两。制法将上药均......
  • 处方白术(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姜汁炒)4两,莲肉(去皮心)4两,薏苡仁(炒)4两,芡实(去壳,净)4两,人参(去芦)2两,桔梗(炒干)1两。制法上为末,白粳米5升半,糯米2升,共7升半,同粉,共药和匀,用蜜......
  • 《普济方》卷三五三:八仙汤处方赤茯苓2钱,麦门冬2钱,知母2钱,前胡2钱,半夏曲2钱。功能主治妇人常服温补药而积温成热,致发烦渴;血热,经下少而烦热;虚热,烦满短气;痰热,烦渴而呕吐;或妊娠烦躁;或产后气虚,口干烦渴,心下闷痞。用法用量上(......
  • 处方何首乌6两(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时用黑豆5升,1层豆,1层药,蒸1时,取出晒干,如此9次,豆烂换好者,晒干听用),川牛膝6两,山茱萸肉4两,柏子仁4两,知母4两,黄柏4两,当归4两,败龟版4两(酥炙)。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