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病名。系指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自觉眼部沙涩疼痛,遇风流泪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椒疡。相当于今之沙眼。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雍滞,气血失和而发。治宜祛风、清热、除湿、散瘀。方用清脾凉血汤,也可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若睑内颗粒成片,应施用劆法,即以消毒的灯草或海螵蛸棒轻快摩擦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