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寸大些”(《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腘动、静脉。主治腰脊强痛,膝胫酸重,下肢痿痹,寒疝,崩漏,带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寸大些”(《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腘动、静脉。主治腰脊强痛,膝胫酸重,下肢痿痹,寒疝,崩漏,带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