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外穴别名。出《银海精微》。即鱼腰。见该条。
③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攒竹。见该条。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外穴别名。出《银海精微》。即鱼腰。见该条。
③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攒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