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也,甚则通红而人物在灯光之下亦大矣。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诸络必有滞涩,轻者晕小而淡,重者晕大而浓,治虽外证已退,目视尚有晕者,阳邪未平,阴精未盛,犹宜滋养化源而克制其火耳。”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粘稠之外障眼病。参见目晕条。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也,甚则通红而人物在灯光之下亦大矣。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诸络必有滞涩,轻者晕小而淡,重者晕大而浓,治虽外证已退,目视尚有晕者,阳邪未平,阴精未盛,犹宜滋养化源而克制其火耳。”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粘稠之外障眼病。参见目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