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指肝肾亏损,小便不利所致的小腹胀。多因肝肾不足,气化无权所致。证见腰软作痛,痛连季胁,小便常涩,气怯消瘦,小腹胀冷。治宜补益肝肾,腰软常痛,以大造丸溶化龟鹿二仙胶为丸;小便常涩,小腹胀冷,用金匮肾气丸;真阴虚,脉数内热者,用家秘肝肾丸(《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病证名。指肝肾亏损,小便不利所致的小腹胀。多因肝肾不足,气化无权所致。证见腰软作痛,痛连季胁,小便常涩,气怯消瘦,小腹胀冷。治宜补益肝肾,腰软常痛,以大造丸溶化龟鹿二仙胶为丸;小便常涩,小腹胀冷,用金匮肾气丸;真阴虚,脉数内热者,用家秘肝肾丸(《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