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生于股臀间的疖疡。《外科正宗》卷四:“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多因脾经湿热,湿毒郁结而成;或因久坐湿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亦能致之。治可内服消风散,外用苦参汤洗之,成疮者擦鹅黄散或赤蛤散。参见坐板疮条。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勋臣)着。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
病名。指生于股臀间的疖疡。《外科正宗》卷四:“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多因脾经湿热,湿毒郁结而成;或因久坐湿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亦能致之。治可内服消风散,外用苦参汤洗之,成疮者擦鹅黄散或赤蛤散。参见坐板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