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1)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甘寒,连翘苦寒,二者相须为用,增强清热解毒功效。广泛用于热性目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均可使用。
(2)金银花、生甘草
生甘草性凉,清火解毒,以增强金银花之效。广泛用于火热目病,临床习惯用于眼睑化脓性感染。
(3)金银花、蒲公英
蒲公英苦甘寒,功专清热解毒,与金银花相须为用,应用同金银花、连翘,但解毒作用较强。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1)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甘寒,连翘苦寒,二者相须为用,增强清热解毒功效。广泛用于热性目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均可使用。
(2)金银花、生甘草
生甘草性凉,清火解毒,以增强金银花之效。广泛用于火热目病,临床习惯用于眼睑化脓性感染。
(3)金银花、蒲公英
蒲公英苦甘寒,功专清热解毒,与金银花相须为用,应用同金银花、连翘,但解毒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