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拼音注音Lǘ Rǔ出处

    《千金·食治》

    来源

    为马科动物乳汁

    化学成分

    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47%。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

    ①《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②《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③《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④《蜀本草》:"疗消渴。"

    ⑤《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痫,客忤,天吊,风疾。"

    ⑥《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用法用量

    内服:热饮。

    复方

    ①治心热风痢:黑驴乳食上暖服三大合,日再服。(《广利方》)

    ②治卒心痛绞结连腰脐者:驴乳三升,热服之。(《食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驴乳拼音注音Lǘ Rǔ英文名donkey milk出处

    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雌性驴生产后,挤出乳汁,鲜用或冷藏。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

    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原形态

    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化学成分

    驴的乳汁含水分90.12%、酪蛋白(casein)0.79%。清蛋白(albumin)1.06%、脂肪1.37%、乳糖(lactose)6.19%、灰分0.47%。

    归经

    心;肝;脾;肾经

    性味

    味甘;性寒

    注意

    《新修本草》:“多服使痢。”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润燥止渴。主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煮沸,200-600ml。外用:适量,点眼;或浸泡或涂搽。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2.《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3.《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4.《蜀本草》:疗消渴。

    5.《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痫,客杵,天吊,风疾。

    6.《本草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果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 Guǒ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9~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水煎后去渣加米煮稀饭,连服三至四次。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白鱼......
  • 《中国药典》:白鲜皮拼音注音Bái Xiān Pí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英文名CORTEX DICTAMN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
  • 《中药大辞典》:白鸡屎藤拼音注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别名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鸡屎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林下、河边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原形态藤状......
  • 拼音注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
  •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地区有饲养。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凫(《尔雅》),家凫(《纲目》)。家禽。嘴长而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