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气温.味甘.有小毒.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汤泡去皮尖双仁者大毒勿用)
杏仁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杏果本苦.且属核仁而有小毒.则禀火性.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升.阳也.肺为金藏.气上逆乘肺则咳.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杏仁苦而下泄.所以止咳也.火结于喉.闭而不通.则为喉痹.雷鸣者.火结痰雍声如吼也.杏仁温能散结.苦能下泄.甘可缓急.所以主之也.杏仁味苦制肺.制则生化.则肺金下行.所以下气.肝藏血.血温则流行.故主产乳.血既流行.疮口亦合.故又主金疮也.心阳虚.则寒水之邪自下.如豚上奔冲犯心君矣.故为寒水奔豚.其主之者.杏仁禀火土之气味.能益心阳而伐水邪也.杏本有小毒.若双仁则失其常.所以能杀人也.
【制方】
杏仁同白芍、甘草、北味、苏梗、百合、款冬.治火逆气喘.专一味.消狗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