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辨体质药膳养生(六)

    痰湿体质常见表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化痰祛湿的药膳,如黄芪山药薏苡仁粥、菊花薏苡仁粥汤;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芳香祛湿化痰的药膳,如化痰袪湿消暑汤、菖蒲薏苡仁粥等。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竹茹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黄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2.菊花苡仁粥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除湿软坚。

    材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前2味药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薏苡仁、大米和适量水,煮粥服用。

    3.菖蒲薏苡仁粥

    功效:清热化痰、祛湿解暑之功效。

    材料:菖蒲15克,佛手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薏苡仁、大米洗净,将浸泡好的陈皮、菖蒲、云苓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保健粥。

    4.化痰袪湿消暑汤

    功效:清热化痰、祛暑利湿。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佛手、菖蒲、莲子各等分适量。

    制作:将上述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用盐调味食用。(唐先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更多中药材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