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苦。性温。无毒。禀夏秋之阳气。兼得土之阳精以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邪气。辟毒疫温鬼。(本经)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
泄泻痢劣。女为病。逆【归经】入三焦经。为行气之品。(三焦气分药升降诸气泄肺气和脾胃气疏肝气)【前论】寇宗曰。此专泄决胸腹间滞塞冷气。他则次之。得橘皮、蔻仁、生姜相佐。
效尤气之【禁忌】经疏曰。肺虚有热。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均忌。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辛苦。性温。无毒。禀夏秋之阳气。兼得土之阳精以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邪气。辟毒疫温鬼。(本经)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
泄泻痢劣。女为病。逆【归经】入三焦经。为行气之品。(三焦气分药升降诸气泄肺气和脾胃气疏肝气)【前论】寇宗曰。此专泄决胸腹间滞塞冷气。他则次之。得橘皮、蔻仁、生姜相佐。
效尤气之【禁忌】经疏曰。肺虚有热。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