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眼科阐微》 火盛眼症

    作者: 未知

    医眼要诀,全在临症审病,因浅深、病形、大小、病势轻重,遂机更变,用药不可执一。

    如两大眼角生 肉,赤丝贯白珠,是心之病形也。其因在小肠,用八正散利小便,而心火退矣。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

    如白睛赤色,红丝渐入黑睛,是肺之病形也。其因在心,用导赤散泻心火,而肺火退矣。以心火克肺金也。

    如黑睛生白翳,时隐时显,是肝之病形也,其因在肺,用泄肺汤泄肺火,而肝火退矣。以肺金克肝木也。余脏用药皆然。

    若病在心经,误用泄肺之药,徒损肺气,而心火益甚;病在肺经,误用泻肝之药,徒伤肝气,而肺火益炽。以致脏腑不平,郁而生涎,浊气上升,渐生翳膜,缠绵日久,病势成矣。非汤剂、点药所能治疗,须用真人吹冲之法,方可痊愈。

    育神夜光丸

    (明目、去翳障神效。)

    当归(三两) 远志(一两五钱) 牛膝(酒洗二两五钱)甘菊 枸杞子 地骨皮(各二两) 菟丝子 生地 熟地(各三两)

    炼蜜为丸,空心盐汤下三、四钱。

    清肺汤

    (治眼多红丝,热在心肺者。)

    桑白皮(蜜水泡三两) 地骨皮(去骨生甘草水泡三两) 麦冬(五两) 栀仁(二两炒) 川黄连(用红花二钱酒煎汤泡炒八钱)车前子(微炒八钱) 熟大黄(二两)

    上为末,菊花煎汤,丸如绿豆大。早饭后或临卧,滚白水下三钱。红退为度。

    胆连丸

    (治火眼如神)

    干绿豆粉(四两为末) 黄连(细末四钱)

    二味盛于盅内,用 猪胆四个,取汁入末内,加麦面和匀,丸绿豆大。每日十五丸,盐汤下。服三日,再不必服。如口疮,噙一丸,一日即愈。

    降火明目丸

    (治目病发散过多,则火不降。)

    黄连(酒炒) 黄芩(炒) 黄柏(炒如褐色) 栀子(连皮捣炒) 甘菊(各等分)

    为末,清水滴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以上三方,降火之药也。若生翳者不宜。

更多中医书籍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
  •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