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处方

    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炒)黄柏6克(盐水炒)车前子3克(酒炒)白果10枚(碎)

    功能主治

    治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清·《傅青主女科》:易黄汤组成

    山药(炒)30克、芡实(炒)30克、黄柏(盐水炒)3克、车前子(酒炒)3克、白果10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

    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带下病、细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出血等病症。

    1.带下:易黄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带下48例,7日为1个疗程。结果:服药1~2个疗程,带下色黄或黄白相兼或黄赤相兼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21例;黄带显著减少,或变白色为显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91.6%。(《甘肃中医》2003年第4期)

    2.细菌性阴道炎:以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对比。将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设为研究组,单纯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各60例,10日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研究组60例治疗后56例痊愈,4例无效。对照组60例治疗后20例有效,无效40例。(《买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年第11期)

    3.慢性盆腔炎:以易黄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易黄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14日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56.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12期)

    4.排卵期出血:以易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易黄汤;对照组30例,口服裸花紫珠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8期)

    方解

    本方主治肾虚湿热带下证,临床应用以带下黏稠、色黄、苔薄黄、脉濡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带下量多,伴胸闷口腻、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濡略数之湿热较重者,可加茵陈、木通、猪苓、茯苓、椿根皮。

    方歌

    易黄汤中芡山药,黄柏白果车前子,湿热带下夹气虚,补气清热与利湿。

    摘录清·《傅青主女科》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2两(汤浸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刮去粗皮,锉碎),苍术4两(刮去粗皮,锉令极碎),独活2两(锉碎),草豆蔻15个(去壳,锉碎。以上4味一处杵碎,生姜屑1斤同杵糜烂后,又慢火炒紫色),甘草3两(炒令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矾(烧令汁尽)90克 朱砂(细研,水飞过)90克 黄丹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安神。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者。用法用量......
  • 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1升(制),小麦面1升。制法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为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功能主治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妇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饧。摘录《外台》卷六引许仁则方......
  •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捣罗为末,姜汁和作饼,晒干)3两,丁香半两,沉香(锉)半两,麝香(研)1钱,龙脑(研)1钱,丹砂(研)1钱,藿香叶半两,槟榔(尖者)2颗(锉),木香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和胃气......
  • 处方半夏(为末,姜汁搜作饼,焙干)3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逆满,心下痞塞。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