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肥疮(图缺)
陈实功曰∶肥疮由胎毒而成者少,因饮食之后油手摩头,或枕头不洁而成者多。(《正宗》)
申斗垣曰∶此疮宜槐条煎汤洗净,以烟胶、枯矾、轻粉研细,熟油调搽。(《启玄》)
冯鲁瞻曰∶此疮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气有余,故最多犯之。宜内服连翘、天花粉、荆芥、防风、贝母、元参、赤芍药、生地黄、牛蒡子清热解毒、凉血和血之剂,俟毒瓦斯少解,方外用药以涂之,切不可骤加寒凉涂遏,以致热毒内攻不救,盖小儿脏腑娇嫩,易入难出也。(《锦囊》)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肥疮(图缺)
陈实功曰∶肥疮由胎毒而成者少,因饮食之后油手摩头,或枕头不洁而成者多。(《正宗》)
申斗垣曰∶此疮宜槐条煎汤洗净,以烟胶、枯矾、轻粉研细,熟油调搽。(《启玄》)
冯鲁瞻曰∶此疮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气有余,故最多犯之。宜内服连翘、天花粉、荆芥、防风、贝母、元参、赤芍药、生地黄、牛蒡子清热解毒、凉血和血之剂,俟毒瓦斯少解,方外用药以涂之,切不可骤加寒凉涂遏,以致热毒内攻不救,盖小儿脏腑娇嫩,易入难出也。(《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