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查古籍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王肯堂曰∶四肢逆冷,乃胃气虚寒也。(《准绳》)
澄曰∶寒热之厥,辨在何处?盖寒厥四肢逆冷,过乎肘膝,指甲青,脉沉细无力,有寒证见于外;若热极而厥者,火极似水,虽厥而指甲尚温,不似寒厥过乎肘膝,脉来沉实,大而有力,以此为辨。寒厥疮必灰白下陷,热厥疮必紫暗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