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查古籍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五苓散方见湿门按此太阳经表之里药也宣明葶苈木香散方见湿门按此太阳手足二经药又表里药也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水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方见湿门按此太阳药又气分药也澹寮五皮散治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胀上气喘急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上咀每服半两水煎服按此手足太阴药也出太阳例拔萃楮实子丸治水气鼓胀洁净府白丁香(一两)茯苓(二两)楮实(一斗五升熬膏)上为末用膏子为丸梧子大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消为度后服中治调养药按此足太阳少阴药也机要茯苓汤治泄泻后通身肿或肿或水气者方见泄泻门按此足太阳阳明药也燥湿之剂局方平胃散治脾经受湿泄而肿苍术浓朴陈皮甘草(炙)按此足阳明太阴药也胃苓汤治脾胃湿胜伤冷泄泻肿如水气者方见泄泻门按此足太阳太阴药也济生实脾散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浓朴(姜制)白术木瓜木香干姜(炮各一两)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甘草(炙各半两)上咀每四钱入姜枣水煎服按此手足太阳足三阴药也三因复元丹治脾肾俱虚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附子(炮二两)木香茴香(炒)川椒(炒)独活浓朴白术陈皮吴茱萸(炒)桂枝(各一两)泽泻(一两半)肉果(煨)槟榔(各半两)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紫苏汤下按此太阳例药也然脾为太阴肾为少阴阴气既虚故不能化而此药恐不合是理但宜与脾肾受寒湿为病则可故以上诸方从燥湿例庶名实不紊若前云渗泄者渗为利毛窍泄为利水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