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等方面都相似。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氏菌经消化道传染而致的全身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肠壁淋巴组织增生与坏死。典型的临床特征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胆囊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本病以夏秋季节为多。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仅有2%患者再次得病。

    本病的发生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随饮食入胃,如细菌未被胃酸杀灭,穿过小肠粘膜至小肠上部肠壁淋巴组织生长繁殖,后经胸导管及门脉入血,形成初期菌血症。细菌继随血流散布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内继续繁殖,进入第二期菌血症,出现临床症状。进入肝胆系统的细菌在胆囊内大量繁殖,向肠道排出,不断在肠肝内反复循环,使肿胀的小肠淋巴组织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肠壁淋巴结由增生转为坏死,形成溃疡,甚至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本病潜伏期3~25天,平均10天。副伤寒潜伏期较短。自然病程4周。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肥达氏反应(菌体抗原0效价在1:80以上,鞭毛抗原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及细菌培养(血液、骨髓、粪、尿)阳性。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及对症处理。当病情较严重、毒血症明显,体温高而持续长时,可适当加用激素或其它方法。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病程演变特点及发病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属“湿温”范围。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湿热,湿热交蒸于中焦,伤及胃肠;湿热熏蒸,充斥三焦,内伤脾胃而致食欲减少,腹胀胸闷;外损卫表而致发热恶寒,有汗而不解。湿热郁蒸不解则化燥化火,燔灼气血,耗津伤液,内则因热甚而肠腑燥实,传导失司,便秘或腹泻;外则熏灼肌肤致皮肤灼热而干燥。若火热阳邪日盛,气营两燔,内闭心包,蒙蔽神明则见谵妄、昏睡和昏迷;热犯营血伤及血络则外发斑疹。火热之邪伤及肠道血络,腐化肠壁则发生便血;便血不止,阴血孺亏,气失所附,则可出现气随血脱之变症。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63例,痊愈250例,有效13例。

更多中药材
  • 首先看这个痛经的原因,我们以前讲过,痛经从大的方面讲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虚,一个寒,一个淤,其实大家看红糖水这个功效就是温经散寒的功效,所以红糖水主要针对哪一些症状有效呢?就是寒症引起的痛经比较有效,如果对淤的话就没什么效果了,假如你宫寒引起......
  • 对于这个更年期的症状,首先是调节自己的心情啊,不要焦虑,首先感觉这个力气越来越不如从前,这个情绪就感觉力不从心,就感到焦虑,这个首先从心理上调理的话,就是舒展我们的心情。第二个我们从饮食方面,一般那个更年期这种阴虚火旺,我们尽量不要吃什么助......
  • 我们正常的是肝肾气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时候,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的话,就肝脉不足,会导致这个肝经有淤堵的情况,就脾气比较大,就这个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坏。......
  •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