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灯续焰》 中恶脉证第七十三

    作者: 潘楫

    中恶腹胀,紧细者生。脉若浮大,邪气已深。

    不善之谓恶。暗袭潜侵,忽然倒仆,昏不知人,或手足厥寒,或肌肤粟起,或语言错妄,或唇齿噤关,或肢体不仁,或面目青黑,即客忤卒厥,鬼击飞尸之类。

    涉水登山,穿冢入庙,夜行露卧,吊死问丧者,多得之。然非正气之大虚,邪亦不能一时中伤如此也。初宜灌以苏合丸。候窍开气转,再以调气平胃散与服。若服后吐下者,如六君子汤、香砂四君子汤,皆中的之药,视与证相宜者,投之自无不效也。人之正气,自内达表,自胸腹而达四肢者,其常也。卒中外邪,则正气不能达外,而反退缩于中。退缩于中,则气机敛实,而紧细之脉象见矣。腹安得不胀?药力一助,正气必张,邪气必散,紧者仍舒,细者仍充,而本来之面目可还也。故知其生。若脉浮大,则正先散越。散越于外,则里更虚。里更虚,则邪必深入,而欲为之治,不亦难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