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两千多年的中医处方史

    在维也纳国家博物馆名人手迹展览室里,珍藏着现存最早的西医处方,据说是出自近代医学的先驱人物巴拉塞克苏斯之手:一个长方形的手写处方上,几根线条把三个治疗膀胱疾病的医嘱分了开来。

    处方问世之前,医生会亲自到药房门口指导药剂师配药。医生拿着类似教鞭的诊疗棒,指向高高的药物架监督配药。对于重病人,医生会亲自送药,或者让病人的亲属自取。

    其实,处方在中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度被视为“众方之祖”,但后来从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把中国处方史又提前了好几百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方书”,记录了先秦以及秦朝时期的诸多方剂。相对于处方在中医的悠久历史,西医处方则“年轻”得多,这和西方医生早期全都自己配药、直到13世纪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药房有密切关系。出于保护自身权益的考虑,16世纪以后,处方在医学界渐渐盛行开来,它成为医生指导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承担着法律、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责任。此后,医生的诊疗棒被药剂师的义务所取代,配药室或制药室中专门有了为医生准备的位置。后来形成惯例的处方开头“R”是拉丁词“Rezept”的缩写,意思是“拿着”,是命令药剂师“按方抓药”。

    直到19世纪,西医处方还常有漏洞,远不像现在这么严谨。两百年来,虽然处方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细节方面却不断变革,比如,现在的处方必须标明医院全称、科别,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日期以及开药者的签名等各种内容。此外,还规定处方不准写“天书”,开药量一般不得超过7天等。而在美国,处方的要求更为严格,甚至还会要求必须在处方中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途、处方中药物品种数量,一般规定一张处方只能开一种药物或成分。由于手写处方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如今电子病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许多国家都开始得到推广。(欧阳军)

更多中药材
  •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