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论》云∶冷热气调,其饮则静,而利亦休也,肠胃虚弱,易为冷热,其邪气或动或静《僧深方》治休息下方∶煮小豆一升,和腊三两,顿服,验。
又方∶煮韭,空腹一碗热服,不过再,验。
《范汪方》治息下、休下方∶酸石榴合皮捣取汁服之。
《陶景本草注》∶柿,火熏者食之。
又方∶榉树皮煮汁服之。
《葛氏方》若久下经时不愈者,名息下休下,治之方∶龙骨四两,捣如小豆,水五升,煮取又方∶黄连如鸭子大一枚,胶如掌大一枚,熟艾一把,水五升,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又方∶常煮忍冬饮之。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源论》云∶冷热气调,其饮则静,而利亦休也,肠胃虚弱,易为冷热,其邪气或动或静《僧深方》治休息下方∶煮小豆一升,和腊三两,顿服,验。
又方∶煮韭,空腹一碗热服,不过再,验。
《范汪方》治息下、休下方∶酸石榴合皮捣取汁服之。
《陶景本草注》∶柿,火熏者食之。
又方∶榉树皮煮汁服之。
《葛氏方》若久下经时不愈者,名息下休下,治之方∶龙骨四两,捣如小豆,水五升,煮取又方∶黄连如鸭子大一枚,胶如掌大一枚,熟艾一把,水五升,煮二物,取二升,去滓,纳又方∶常煮忍冬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