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子(炮)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
心痛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藏府,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附子(炮)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
心痛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藏府,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