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清臣曰:噎膈证,要分门别户,治乃得法。有气膈、食膈、酒膈、痰膈数种。气膈、食膈惟老人最多,极难施治,因贲门干枯,食不能入,遂成噎膈。
因气而得,二陈汤加香附、台乌、砂仁。或逍遥散加香附、郁金、青皮、陈皮。
因食而得,二陈汤加查、麦、莱菔。或香砂平胃散,加查、麦、神曲、草蔻、槟榔。
因酒而得,二陈汤加葛花、黄连、砂仁、砂糖。或清化饮:生地、白芍、茯苓、黄芩、麦冬、丹皮、石斛,重加葛花。
因痰而得,二陈汤加葶苈、苏子。或六安煎加花粉、蒌霜。
因脾虚,健脾汤:条参、北芪、焦术、茯苓、枣仁、砂仁、白蔻、桂圆、煨姜。或六君去草,加砂、蔲、炮姜。
因肾虚,济艰汤:熟地、当归各一两、山药、元参各五钱、牛膝三钱、前仁一钱。或熟地一两、山药、枣皮、苁蓉、当归各三钱、枸杞、杜仲、牛膝各二钱、肉桂一钱。
因脾肾虚,熟地八钱、条参五钱、北芪、焦术各四钱、茯神、山药、牛膝各三钱、枣皮、枸杞、附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或理涤脾饮,加故纸、益智。
因阳明积热,推荡饮:沙参、当归、知母、槟榔、莱菔、大黄、厚朴,甚者加硝。或二陈汤加桃仁、枳实、大黄。
统用四物,去生地,合二陈,加瑞胶七钱、枳壳盐炒、升麻炙、桃仁、红花、柿饼、韮汁、饴糖。虚,加人参;热,加芩、连;郁,加香附;食,加查、麦;蛊,加芜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