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盛夏哪些人易中暑防病

    婴幼儿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体温调节中枢“高级指挥部”的功能尚差,而且皮下脂肪较多,对散热不利。

    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易导致虚脱。

    产妇

    由于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终日逗留在通气不畅,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心血管系统疾病

    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转移至皮肤而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暑。

    硬皮病和重度烧伤病人

    这些患者的汗腺分泌功能障碍严重,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途径被阻断,热量也极易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而作用于丘脑产热中枢,使机体产热加强;也可以使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血管痉挛收缩,从而使散热不利。

    糖尿病患者

    这些病人由于糖从尿中大量丢失而引起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久病者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使机体对内外的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迟钝,热量已蓄积体内,而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或不明显。

    营养不良者

    营养素的缺乏可使肾脏浓缩能力减退,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对散热不利。营养不良还容易反复腹泻,以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容易中暑。

    一些药物服用者

    如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它们或使血管收缩,或使汗腺分泌功能降低,或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因此也易中暑。

更多中药材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